WFU

2019年9月20日 星期五

恐慌症的難兄難弟 – 特定場所畏懼症





在上一篇討論恐慌症的文章中,已經介紹了恐慌症的常見症狀。但是,回過頭再去看看這篇文章,會發現那位體育老師還描述了一些症狀,這些症狀可能可以診斷出另一個經常和恐慌症伴隨發生的疾病,特定場所畏懼症 (Agoraphobia)。


哪些地方特別令病患感到恐懼呢?


特定場所畏懼症的病患會畏懼的場所有那些呢?診斷準則中是這樣說明的:

對於以下五種場合中的兩種(或更多),具有顯著的恐懼或焦慮:
  • 搭乘公共通工具(如:汽車、巴士、火車、船隻、飛機)
  • 在開放空間(如:停車場、市場、橋樑)
  • 在封閉的場所(如:商店、劇院、電影院)
  • 排隊或在人群中
  • 獨自在家以外的地方


為什麼會對這些場所感到恐懼


病患會不斷的擔心,在這些場所當中,如果突然產生類似恐慌症發作的狀況,或是其他讓病患看起來失常或是相當尷尬的情況,會沒辦法馬上逃開,或是沒辦法獲得幫助。也因為如此,病患除了對這些場所感到恐懼之外,也會盡量迴避,盡量不要進到這些場合之中。若是真的要到這些場合,病患也會希望有人可以陪他一起去。

一般的病患,會對無法馬上離開的場所感到恐懼和焦慮。臨床上就經常見到,對於坐公車或是坐捷運,感到恐懼,尤其是走在地下的捷運,更尤其是兩站的距離較遠的時候,像是龍山寺站到江子翠站之間。進隧道(尤其是雪山隧道)、過山洞、過高架橋,經常是病患感到恐懼的地方。最嚴重的病患是只要出門就會感到恐懼,導致病患幾乎都只能待在家中,寸步難行,要是要出門,一定要有人陪同。


特定場所畏懼症會有恐慌發作嗎?


之前的文章提到,恐慌發作不一定代表的就是恐慌症,恐慌發作可以在許多精神疾病當中發生,尤其是焦慮性的精神疾患。在特定場所畏懼症當中,病患在接觸到這些可能誘發疾病產生的場所時,會感到極度的緊張、焦慮,有時候的確會到達恐慌發作的程度,但也有可能雖然處在極度的緊張當中,但是在外表上或在生理上的症狀並不符合恐慌發作。這也就是診斷準則中所說的,病患會擔心,可能會發生「類似」恐慌發作的狀況,或是病患有其他失常或尷尬的情況。因此,恐慌發作並不是特定場所畏懼症一定會出現的症狀。


如何分辨特定場所畏懼症和恐慌症


曾經有研究指出,超過 75% 特定場所畏懼症的病患同時患有恐慌症。因為二者共病的比率很高,症狀很相似,甚至治療的方式也差異不大,因此經常需要詳細問診,釐清症狀,才可以知道病患是只有恐慌症,只有特定場所畏懼症,還是兩者都有。雖然不容易分辨,但是還是可以從疾病本身以及症狀的表現,看出一些端倪。當然,還是那句老話,完整的會談和評估才能獲得最正確的診斷喔!

曾經有一位精神科的前輩說過,病患擔心害怕的東西不同,在精神科就會診斷成不同的焦慮性疾患。因此,特定場所畏懼症的病患擔心害怕的是什麼?當然就是那幾個讓他們感到不舒服的場所。恐慌症的病患擔心害怕的是什麼?答案就是恐慌發作本身,讓他們感到焦慮。這是從疾病本質來做的一個分別。

症狀上最大的不同,就是恐慌症的恐慌發作可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因此,就算在家中,病患還是會擔心恐慌發作,在家中也可能會發生症狀。但是,特定場所畏懼症的病患會感到焦慮的是家以外的某個場所,一般而言,家對他們來說是最安全的地方。因此,閒閒沒事在家中時是幾乎不會有任何緊張焦慮的症狀的。


特定場所畏懼症的治療,因為和恐慌症的治療方式差異不大,因此會在後續文章一起介紹。以上就是特定場所畏懼症的疾病、症狀、和恐慌症的差異比較,的簡單介紹。本篇文章到這邊結束,不過,如果對於特定場所畏懼症的病名感到興趣,則不妨看看最後的說文解字喔。


註:說文解字 Agoraphobia


Agoraphoia 這個病的中文病名,在第四版的診斷準則翻譯為懼曠症,到了第五版就改成了特定場所畏懼症。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呢?那就要來看看這個字在原文當中的意思吧!

Agoraphobia,是由 Agora 和 Phobia 兩個字合成。Phobia 好處理,中文稱為畏懼症,但可以隨著我們的習慣用語而有其他翻譯方式,像是社交「焦慮症」(也稱社交「畏懼症」),「懼」高症,幽閉「恐懼症」,都是使用 phobia 這個字。Agora 則是指古希臘的市集、廣場,簡單來說,就是一個開闊寬廣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麼第四版的診斷準則將這個病翻譯成懼「曠」症。但是,Agoraphobia 發生的地方並不一定都是空曠的地方,很多時候反而發生在封閉的環境,像是捷運中或是開車經過的隧道,因此第五版的診斷準則將病名改為「特定場所畏懼症」,只是這個病名照字面上來看,有可能會跟「特定畏懼症,場所型」這個病名搞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