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9年11月29日 星期五

安眠藥的迷思 – 我不要吃安眠藥,我吃鎮靜的就好





「醫生,我這個鎮靜的藥,從一顆吃到了兩顆,現在吃兩顆也沒有什麼效了。聽說你這邊是專門看失眠的,有沒有什麼比較好的藥啊?我先說,我不要吃安眠藥喔!聽說安眠藥吃了就會成癮,然後還有很多副作用,我不敢吃。」


來看失眠的患者,如果是稍微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要求。患者一開始因為失眠,在住家附近的家醫科或其他科診所就診多年,本來使用鎮靜劑,也就是抗焦慮劑,就可以改善失眠。但長期服用之後,產生了耐受性 (Tolerance),自然覺得效果不若以往,醫師也就幫病患加重藥物劑量,但是過一陣子之後,耐受性再度產生,又再睡不著了,因此來到身心精神科的門診。

但是在這段話當中,有哪些部分與事實不符?有哪些部份需要澄清?有哪些正確觀念需要讓大家知道的,就是本篇文章的重點了。


為什麼會害怕安眠藥?


如果說安眠藥完全沒有副作用,吃多少都沒有關係,那絕對是騙人的。但是把安眠藥說得像是洪水猛獸,也是言過其實。可能有醫師,善意提醒病人不要太依賴安眠藥物,但是在病人聽來,或許就像是恐嚇他們安眠藥會吃一輩子的感覺。

有些失眠患者,聽到親友們形容服用安眠藥的一些副作用,像是頭暈、跌倒、恍神、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就怕得不敢服用安眠藥。的確,安眠藥是有可能產生上述的副作用,但是,鎮靜劑其實也會有這些副作用的。而且,只要仔細地和醫師討論安眠藥的作用和副作用,經由一次次的回診和調整藥物,是可以把安眠藥的副作用降到很低,甚至沒有感覺的地步。

另外,有些業者為了推廣自身的助眠產品,將報導服用安眠藥產生不良結果的研究,斷章取義,誇大安眠藥的害處。然而,目前許多研究提出的不良反應,尚未有足夠的證據支持,也因此,不論是美國或是國內的食品與藥物管理局,都沒有提出這類副作用的警告,更遑論禁止這類藥品的使用。關於這些的馬路消息,將會在後續文章一一討論及澄清。


鎮靜劑就不會成癮嗎?


想想這位病患,原本每天就已經需要吃鎮靜劑才可以睡著,現在服藥了仍舊睡不著覺,需要加重劑量,也產生了藥物的耐受性。其實,也可以說,這種狀況就是對鎮靜劑成癮了。同樣都是吃藥才能睡著,難道使用鎮靜劑不叫做成癮,使用安眠藥就是成癮嗎?

成癮不是安眠藥的專利,鎮靜劑也是會成癮的。在精神科的診斷準則中,於成癮障礙症的這個章節,就是把這些藥放在一起討論,稱為「鎮靜、安眠或抗焦慮藥相關障礙症」。因此,不論是之前討論過的Z字藥(安眠藥),或是苯二氮平類藥物(包含鎮靜、抗焦慮劑、安眠藥),都是屬於這一類的藥物,自然也都會有成癮的問題。甚至有些患者,以為鎮靜劑沒有成癮的問題,降低了警覺性,就越吃越多,問題越來越嚴重。


鎮靜劑就沒有副作用嗎?


之前介紹「苯二氮平類藥物」的文章中曾經討論過,這類藥物中,若是主要的作用在助眠,被歸類在安眠藥,可能容易有的副作用就是嗜睡。相對的,其他的副作用,像是肌肉鬆弛等容易造成跌倒的副作用,反而較少。

如果主要作用在鎮靜、抗焦慮的藥物,被歸類在鎮靜劑,本身也會包含少部分的助眠效果,以及少部分的肌肉鬆弛作用。然而,若是要達到適量的助眠效果,藥物的劑量勢必要增加,如此一來,肌肉鬆弛、嗜睡、跌倒的機會也會跟著上升。若是助眠的效果不好,又要繼續加重劑量,這樣上述的副作用自然又會更強。因此,所謂的鎮靜劑較為安全,較沒有副作用,是當它們在低劑量,主要作用在抗焦慮的作用時,才可以這樣說。但是如果要把鎮靜劑的劑量調升到安眠藥的程度,那就勢必會產生和安眠藥不相上下、甚至更嚴重的副作用。


治療失眠,需要一步步地調整藥物


所以,只要失眠,就一律要吃安眠藥嗎?

或許可以這樣說,鎮靜劑在助眠的效果較差,可以算是比較弱的安眠藥,在輕微失眠的患者,醫師會希望如果使用鎮靜劑就可以睡,那就先吃鎮靜劑,真的不行,再使用安眠藥。一開始就使用安眠藥,之後想要再退回去使用鎮靜劑治療失眠,就會比較困難。但是,假設服用鎮靜劑之後仍然失眠,那就要接受自己的失眠是需要到服用安眠藥的程度。同樣都是吃藥,是不是應該要服用有效的藥物?一直服用沒有效用的藥物,服藥的意義又在哪裡呢?所以重點還是仔細地和醫師討論,選擇對自己最好的治療,就可以安全的服藥,一夜的好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