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很髒,所以要洗手啊。我就是愛乾淨,你們可以說我有潔癖,但我沒有強迫症。」
「我就是比較小心,所以要多檢查一下,檢查門啊窗啊瓦斯啊,我這樣顧慮安全也是為家人好啊,這哪裡是強迫症。」
部分強迫症患者的症狀,如重複洗手,重複檢查等等,好像只是一些人的日常習慣,像是比較有潔癖,或是特別小心謹慎,的放大版或加強版而已。因此,經常讓沒有病識感的患者以此為藉口,拒絕就醫治療。家屬有時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又勸不動病患就醫,也只好如此安慰自己。通常都要等到症狀越來越嚴重,家屬越來越受不了,病患也對這些症狀越來越感到挫折,才願意就醫。但是一旦強迫症的症狀慢性化,要將症狀完全消除的機會就會越來越渺茫了。
強迫症的症狀包括強迫思考、強迫行為,或兩者兼具。以下為美國精神醫學會所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所定義的強迫症:
強迫思考定義如下:
- 持續且反覆出現的一些想法、衝動、或影像。在困擾的症狀干擾時,有些時候個案的感受是侵入的、不想要的;這會對大部分的個案造成明顯的焦慮或痛苦。
- 個案企圖忽略或壓抑這樣的想法、衝動、或影像,或試圖以一些其他的想法或行動來抵銷他們(例如:做出強迫行為)。
強迫行為定義如下:
- 重複的行為(例如:洗手、排序、檢查),或心智活動(例如:祈禱、計數、重複、默念)。個案必須回應強迫思考或根據某些必須嚴格遵守的規則來被迫地做出這些動作。
- 這些行為或心智活動的目的是防止或減少焦慮或痛苦,或者預防發生一些可怕的事件或情況;但是,這些行為或心智活動與其期望去抵銷或預防的現實狀況是不符合的,或顯然是過度的。
以上症狀的嚴重程度到達疾病的程度
強迫思考或行為是費時的(例如:每天花超過一個小時的時間),或引起臨床上顯著苦惱或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領域功能減損。
看得懂嗎?
上述的診斷準則,相信很多人會有點看不下去,有點文謅謅、有點看不懂。所以,下面試著用白話一點的方式說明看看。
強迫症的患者經常會有一些強迫的想法,這些想法因為出現頻率很高,導致患者很不舒服,也令患者非常的焦慮。病患可能會試著忽略它、不去管它。但就算患者想要忽略它,這些強迫性的想法還是會不斷的出現在患者的腦海當中,持續困擾著患者。強迫性的想法會讓患者感到焦慮,而隨著強迫性的想法一次次侵擾病患,病患的焦慮程度就會慢慢的累積而升高。病患可能會以強迫行為去應對強迫思考,但是因為強迫思考的頻率很高,導致病患也要時常去進行那些強迫行為。這些強迫思考和強迫行為就像是當年跑到澳洲沒有天敵的兔兔一樣,開心的越生越多越長越多,病患每天也就要花越來越多的時間在處理強迫思考和強迫行為。
了解強迫症了嗎?下一篇文章,我們直接從強迫症的常見症狀,到很難以理解的症狀,來好好了解這個令人痛苦萬分的疾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