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瞌睡遇到什麼狀況最糗呢?
流口水嗎?
打鼾嗎?
這兩種狀況可能只有周圍的人會看到、聽到、感覺到。但如果是入睡抽動,除了身體大大的抖一下讓旁人發笑之外,桌椅因為身體抖動和腳踢的關係,發出巨大的聲響,整個教室的人都會知道這個人在打瞌睡,那就真的會想要在地上找個洞鑽進去了吧!
相信很多人睡覺都有這樣的經驗,剛睡下去時,好像夢到踩進一個洞,或是夢到從高處摔下來,導致手、腳、頭、或全身抖動一下。因為這個抖動,人也醒過來了,但是過了一會兒,又好像沒事情發生一樣的繼續睡著。這到底是什麼現象?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
這種現象,叫做「入睡抽動(Hypnic Jerk)」。和之前文章中提到的睡眠癱瘓症一樣,嚴格來說,入睡抽動並不算是一種疾病或病症,大致上是屬於良性的身體反應。但是這種現象的確切成因也還不是很清楚,因此有賴進一步的研究才能完全瞭解它的秘密。
「入睡抽動」小知識
根據統計,約有60-70%的人曾經經歷過入睡抽動。入睡抽動是一種突發、快速、簡短的肌肉抽動,大約是0.075-0.25秒,最常出現在腿部肌肉。目前對於入睡抽動的原因,有理論說是意識在從清醒轉換成睡眠狀態時,出現的一個小 bug,也有從人類演化的角度來解釋。不過,總結來說,都還沒有一個非常確定的答案。
什麼樣的人容易有入睡抽動
目前所知,若是睡眠時間不規律,會比較容易產生入睡抽動的現象。而其他影響睡眠的生活習慣,像是咖啡因,壓力過大等等,也都容易引發入睡抽動。看來,睡眠習慣不好,不僅容易睡眠癱瘓,也會入睡抽動,更容易引發失眠並造成其他身心精神方面的不良影響。
入睡抽動的處理原則
如何減少入睡抽動的發生呢?其實,只要參考良好睡眠習慣的「五要」和「五不要」,養成好的睡眠習慣,自然就可以減少睡眠抽動的產生喔!但是,假使入睡抽動的症狀發生太過頻繁,導致難以入睡,或者睡眠品質很差,就要考慮至身心精神科門診,請精神科醫師評估,並進行後續的檢查及治療。